第(2/3)页 听到赵颖儿的要求,钱嬷嬷连忙点头哈腰,表示明白。她小心翼翼地将银花生收进怀中,转身匆匆离去,去给赵颖儿几个人搬椅子。 不多时,钱嬷嬷就一个人扛着一把椅子,另一只手提着两条长长的春凳过来。 那个会梳头的和会上妆的赶忙走过去,每个人接过一条春凳,嘴里说着谢谢嬷嬷。 而给赵颖儿搬椅子的差事,她们很乖顺地没有去争抢。 毕竟钱嬷嬷刚拿了人家的赏银,又一路辛苦,这会儿就应该把在“主子”面前露脸的机会留给人家钱嬷嬷。 而另外两个脏兮兮的丫头,有一个眼睛大大的凑过去帮忙接春凳,另一个仍然有点呆愣,等到大眼睛姑娘来拉她,才跟着在树荫下面坐下。 钱嬷嬷也是个妙人,除了搬凳子,居然还从后腰抽出一把蒲扇递给赵颖儿。 “姑娘,我那儿也没什么好用的。如今天气热,这蒲扇你先留着用。听嬷嬷一句,万事等公子回来再说。” 赵颖儿也不嫌弃这蒲扇跟自己的造型不搭,接过蒲扇对钱嬷嬷道了声谢,钱嬷嬷便说自己那边还有事,就先走了。 赵颖儿也不急,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跟四个丫头闲聊。 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你们几个先说说看,都叫什么名字?” 会梳头的姑娘站起来对赵颖儿福了一礼:“姑娘,奴婢姓方,单名一个舒字。日后的名字,还请姑娘赐名。” 赵颖儿点了点头,目光落向跟她同坐的会上妆的姑娘。 会上妆的也学着样子跟赵颖儿介绍自己:“奴婢名叫岳欢欢,请姑娘赐名” 那个脏不拉几的大眼睛姑娘眨了眨眼,嘻嘻一笑:“我是冬至那天生的,所以叫冬儿。” 最后,赵颖儿盯着瑟缩在冬儿身边的那个肮脏的姑娘。 四个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,她的眼神躲闪了许久,才咕哝了一句:“我是春儿。” 赵颖儿收回目光,淡淡道:“你们不是被卖掉的女孩,而是被拐走的,你们是良籍,不是奴籍。若有一日有机会,你们还可以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。 这名字我就不给你们改了,只是要稍微变通一下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