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在潘翰林的心中,天蚕的人工繁殖,已经不具备任何可能性了。 于是,在确认这条路走不通后,潘翰林又提出了另一种研究思路。 那就是对天蚕的药用成分进行分析。 然后尝试进行合成这些药用成分。 这条路虽然比起人工繁殖更为繁琐艰辛。 但一旦成功。 带来的好处也只会更大。 只不过,由于曼天制药目前还等着天蚕白药上市。 所以潘翰林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。 秦曼雪会不会等不到他出成果的那一天。 在听完潘翰林的介绍后。 叶天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 潘翰林的想法虽然没错。 如果能人工合成出天蚕的药用成分。 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当然会更大。 但叶天心里却是清楚。 天蚕体内能够发挥出效果的药用成分。 绝对不会是单独的某个成分因子。 而是一群不同的成分因子相互影响的共同结果。 如果按照潘翰林现在的想法进行下去。 那叶天估计需要花费的研究时间。 起码得按数十年计算。 毕竟这个工程是需要将每种药用因子都找出来。 然后研究出相应的合成方法。 最终再将它们组合起来。 可以说是在从分子层面,重新合成一只天蚕。 这里面的工作量。 只是想一想。 叶天就忍不住头疼。 “这条路是走不通的。” 叶天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判断。 然后不等潘翰林反驳。 就给出了自己依据: “天蚕白药这个药方是我拿出来的。” “所以我是最了解它的。” “天蚕这种生物的特殊性,相信潘教授你也意识到了。” “它在这个药方中起作用的药用因子,绝对不是单一的。” “是无数种分子组合起来才有效果的。” “如果按照你的这种设想去进行。” “那需要花费的时间太过漫长了。” “且不说将这些分子的人工合成路径都找出来后,能不能成功的将它们的反应激活。” “一旦这其中某种分子的合成路劲无法被实现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