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五十七章:俞大猷的期望-《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一击即退也是戚继光给朝廷的献策。只有把麓川王朝的国土让给东吁国,其才能在此大面积驻军,也才能分散兵力,不至于那么紧密地跟朱雀国站一起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一个老牌王国,最近又实现了大扩张,怎么还可能老老实实跟朱雀国合作。

    后续,如果是安排海上攻击就好了。

    麓川这条线,如果真要走得花数十年修凿出一条官道来才行。

    看完了戚继光的信,则好巧不巧又看到俞大猷的来信。

    很明显,朝廷是真的想直接海上强攻了。要不然也不会去找人试探俞大猷了。其实就在安南的杨将军就是最佳人选,再不济两位严将军也行。

    但杨文将军已经转为驻地总督了,再让其领兵,输了还好,要是赢了,万一尾大不掉怎么办?

    两位严总兵则因为貌似倭国那边也有问题,两人怕是还得留着防备那边用兵。

    这一圈下来,一盘算,打胜仗后还不会造成君臣相疑的,且经验军功威望足够的就只有俞大猷了。

    总不能什么都让戚继光上吧,万一这人也有点徐家那样的创业想法呢。关键是戚继光办事也太活泛了,完全具有创业的手腕。不像俞大猷,完全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将军。想创业,怕也是给别人做嫁衣。
    第(2/3)页